当前位置:首页>人生路菩萨行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4/8 点击数: 1502 次
访谈时间:2011年8月2日(农历七月初三)星期二
昨天访谈结束时,老和尚说:“谈的差不多了,要闭关了。”因此 ,持续半个月的访谈将于今天结束。老人说话永远是平淡的,没有惊人的棱角之处,在这淡定中,透露出老人对他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没有一点造作,也无法让人抗拒,如亲人般的关爱、呵护,让人感到温暖、温馨,便有一种归属感。
多日来,每每问及老人的经历、往事,回答也不似世俗的回避、客套,而是如实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是那么的真纯、自然。与老和尚交谈,如聆听启迪智慧的贤德、慈祥睿智的长者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建立起一个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代。当老和尚提出要闭关了,方想起他是一位修证极其甚深的大成就者,只不过由于其外在的淡定隐忍而被忽略了,耳闻目睹,心中升起无限的赞叹,这就是一位圣者的平凡言行,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惊天动地,仅有淡泊的举手投足之间对众生的无尽慈悲与呵护。正是,步入古稀之际,法务愈来愈繁重。思维明敏,教宗兼通,厚德载物,气度恢宏,更兼慷慨无私,获僧俗各界之钦仰,仗十方之力,事事水到渠成,弘愿得以圆成。
理解了,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慈与悲结合在一起的心愿,即慈悲心,是维护众生平等、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心理基础。佛学有助于人格完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助于当代世界文明建设。】
问:佛教为什么称谓空门?
老和尚:因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缘生缘灭的,都是变化无常的,也就证明一切的现象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从一个水面的泡沫到整个的世界,乃至太空的星球,都是一样,都不是永恒的。既然不是永恒实在的,就证明是一切皆空的,所以佛教称此道理为缘生性空。不过,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这种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佛教,一向被人称为空门,原因就在于此。但是,大家对于佛教的空义,又是误解的多。因为佛教的空,是说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这个空,相当于不实在的意思,而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多数人以为空了就一切都没有了,其实,佛教是从缘生(关系)的分析上说明空无实体的道理。正像一辆汽车,如以化学家的眼光去分析,汽车就不实在了,汽车仅是各种原素及关系的结合而已,但从现象而说,当汽车尚未损坏到必须送进大熔炉里重新熔铸的时候,汽车还是汽车。
所以,佛教讲缘生性空,是着重于本质的分析透视,从而警惕我们仍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不要为了幻妄的名利物欲而变成名利物欲的牺牲……这就叫作看破、叫作放下。看破的是现象的幻景,放下的是名利物欲的贪得无厌,而不是否定了现象的存在,所以佛教徒讲本体是空,但仍不能离开幻有的现象而存在,因为若无能力解脱生死,终究是在业力的造作与受报之中,业力也是幻有的,但却能够牵引生命的升降而感受苦乐。
在这里,不要忘了:一切现象的幻现幻有,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之所感化。因此,若能悟透了缘生性空的道理,便能不受一切幻景的诱逼;不作一切幻景的奴才,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种解脱生死的功夫。人,一旦不受外在的境界所转,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业,而能解脱生死或自主于生死了。
问:僧人做吉凶占卜、预测吗?
老和尚:作为佛教四众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者,都不应做吉凶占卜、预测等事,尤其是把时间和事相说得很具体。我们要知道学佛是做什么的?学佛就是要了解这个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就是要了解三界六道轮回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学佛是为了要了生脱死,要圆成我们本具佛性的。学佛首先要把这个目标树立起来。
这个目标树立起来以后,我们再来观这个世间。其实世间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好一点也是梦,坏一点也是梦,这些都要一概放下,没有必要搞什么预测。人是有命运的,有好有坏,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凡夫所应关心的范围,它自然有因果的法则在运作,而且这个过程也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圣人会了解,但是他也不会轻易去说的。佛教里面规定:比丘做占卜、看星相、给人算卦等,都是属于邪命——邪的东西,是不许去做的。你就是讲真实的都不可以,更何况讲虚妄的东西。
僧人是续佛慧命的,是传播正道的。三皈依时讲的非常清楚,四众弟子必须在三皈依的正道上改变自己,不能争强好胜、显摆自己。否则必然滑到歪门邪道上去,增长得失心里概念,而远离了正道,难以解脱;所以,搞这类东西的是最可怕的。僧人中更不可搞了,否则丢去了僧人形象,修行人反而堕落三恶道,划得来吗?
问:寺院里为什么要供香、灯、水果等?
老和尚:这些都是供养佛菩萨的一应工具,都是表法的。这些不是佛的需要,是用这些道具时刻提醒自己,让自己六根接触复杂社会,念念都能够达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供养这些器具确实有它的必要性,而不是迷信。
供香——代表信香,是一种信号。是比喻用来跟诸佛菩萨传递信息、感应道交用的。古时候,资讯不发到,用烽火来传递消息,信香也是取这个意思。但其真正的含义,还是佛门常讲的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人们看到这个烟、闻到这个香味,就应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
供灯——代表光明。凡是光明都表示智慧。所以我们看见一切光明的时候,就要想到应向智慧的路上走。
供烛——代表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佛教给人们,要想求智慧,就要能够舍己为人,去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体力、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能助一切众生,而不求报酬。也是要人们提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供花——代表因,代表德。供花是给人们自己看的,提醒人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修德。花开了以后才会结果,花开得好,果才能结得好。因此,只有常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到好的果报。
供水果——表示成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从佛理上讲,果代表性德,是圆满智慧之果。
供水——代表心境。水很纯净,代表心要清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所以供养这杯清水,看到它就想到我们的心也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这是供具里面最重要的,你甚至可以不烧香、不点蜡烛,也没有鲜花和水果,但是不能不供养一杯清水,看到水就要想到自己在一切境缘当中,诸如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中,要知道修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心、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问:佛教提出学佛要修心,可这个“心”要怎样修?
老和尚:我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么修?就是没有分别心,心净则是佛。我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众人接触,就不能去分别对方,不论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对待,不起分别心,我们度众生,就是以这无分别的心在度众。俗家人不晓得这道理,凡事论好论坏、分是非、别爱憎;而我们出家人,无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表面唯唯诺诺,应付应付,不管是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分别,不去执着它,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还一天到晚说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论是论非的,这就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
问:什么是魔障?怎样冲破魔境?
老和尚:魔障,魔,为梵语(魔罗)之略称,译作杀者、障碍,即能障碍佛道及修善法之魔;为强调其障碍之意,故梵汉并举称为魔障。佛陀成道时,有魔众作种种障碍。有烦恼能障碍佛道之成就,亦称魔障。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一以明闇之譬喻,谓魔障能障止观。大集经卷十五详述菩萨应远离能障菩提之魔业,而在四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外,又分有四十一种魔业。有关魔障之能障与所障之关系,法苑义林章卷六谓,烦恼障能障二乘人,称为分段魔;所知障能障菩萨,称为变易魔。也可说,只因为贪恋利欲,埋没了你的智慧,生出无穷的魔障。借指一切障碍、磨难:屡经坎坷,遭魔障;魔障在前无妄想道则成。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无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历练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方能得到解脱;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顺境,否则,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一是要不怕别人批评。我们必须有不怕别人批评的气魄,只要心正,就不能走歪;即使别人走歪,也不会受其影响。如果一个人做事畏首畏尾的,怕别人批评,见人私谈,心便不安而起猜疑,以为人家在说他什么,那是没有见识、没有出息的人。
二是要得六根清净。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分别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分别就是六根不清净。修行就是要修这些分别烦恼,直至六根对六尘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
三是要摄住心猿意马。修行最先就是要摄住这个心猿意马、随心所欲的心,不让它出去放逸,这很不容易,但我们要发愿,为消这些无始来的习气罪业,要提起勇气,努力修苦行。难做的,要去做;别人不愿做的,我们要去做。发愿自己要成就,像阿弥陀佛一样,如此的信愿行,业障才会消。业障消,则做任何事情都愉愉快快的,不觉其苦,虽住娑婆界,犹如西方境,从奉献中享受奉献。
四是要看破放下。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属的爱别离苦,这才叫放下,如果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意识,那还是生死轮回。要知道,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是带业来的,要在这娑婆世界中,走入佛门,找一条解脱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为贪享衣、食、住的舒适,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生死轮回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寿,如果不会修,不会走解脱的路,即使活了两百岁,也不过是多造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还是要生死轮回。我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灭的东西,终究要毁坏,是无法让我们永久依赖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们这灵灵觉觉的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我们既得人身,不要辜负这个人身,知道要走解脱的路,则成佛作祖靠这人身来修,不知道要修,还为这个身躯的衣、食、住、行等的享乐,无所不用其极,造无量的恶业,那么三恶道中、四生之内,也有我们的份。所以,这个人身实是转折点,是个人身劫。极乐的故乡,让我们回去。这是佛已经给了我们总的预测了,我们依教奉行就可以了。
老和尚随声念道:
人生不在年龄,贵在心理年轻。衣着不在时尚,贵在舒适合身。膳食不在丰富,贵在营养均衡。居室不在大小,贵在整洁干净。养身不在刻意,贵在自然顺心。锻炼不在朝夕,贵在持之以恒。情趣不在雅俗,贵在保持童真。活动不在多少,贵在量力而行。家庭不在贫富,贵在和睦温馨。生活不在显达,健康快乐就成。朋友不在贵贱,知音胜过黄金。距离不在远近,常来常往最亲。
问:佛教讲的“三灾、八难”具体指什么?
老和尚:“三灾”指水、火、风之灾,以及“小三灾”,即饥馑、疾疫、刀兵之灾;“八难”就是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三灾八难”,俗称多灾多难、灾祸接连不断为“三灾八难”。
“三灾”和“八难”在佛经上都有确指的内容,与俗语的泛指用法不同。佛教认为,世界从形成到毁坏为一大劫,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在“住劫”的后期,众生行为邪僻,寿命减少,便陆续发生饥馑、疾疫和刀兵等灾祸,称为“小三灾”。到了“坏劫”之末,则发生更为可怕的火灾、水灾和风灾,称为“大三灾”。
最后的风灾,把世界吹得荡然无存,从而进入“空劫”。
问:我们常说,做人要讲涵养,您老认为“涵养”应该怎样培养?
老和尚:1.不要自视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例如,对于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2.不要盲目承诺。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 ——习惯造就一个人。
3.不要轻易求人。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欢喜,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4.不要强加于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
5.学会感恩。地球离开日月星球,不能自己生存。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
6.不要乱发脾气。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千万注意自己的恋恋不舍,而别人早是去意已决。人生应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7.不要信口开河。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8.不要小看仪表。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9.不要封闭自己。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10.不要欺负老实人。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和谐,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积善成德、修身养性,升华人格。
问:古代有位高僧曾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颇有深意。但现代人常常忙得吃不定时,更痛苦的是该睡时睡不着。由于许多人有失眠毛病,您有何安眠心法?
老和尚:“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是修行的态度,也是生活的态度。生活就是修行。提到“禅修”,很多人当它是神秘主义,或者像印度的瑜伽一样,要盘坐、练气,收摄身心。其实,禅是不拘形式的,禅就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吃”与“睡”都是修行。
在快捷、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该吃的时候不吃,忙着开会、上网、聊天、看文件、看报纸,就算边看边吃,也是食不知味。该睡觉的时候又是胡思乱想,还放不下白天的事,担心明天的事,大脑无法停下来,就算睡着了,也睡得不熟,醒来还是非常疲倦的。
这样,该吃的时候不好好吃,该睡的时候不好好睡,这就不是修行了。就算填饱了肚子,却不知道吃进去的是什么滋味;就算睡在床上,却是多思多虑,完全得不到放松,这觉是白睡了。
无法好好睡,是现代用脑工作人的通病。要担心、在意、忧虑的事情太多。人失眠时间久了,有的依赖药物成瘾,有的就患上了忧郁症。所以,必须先找出原因,找出自己忧虑的症结,解决它,该去看医生的就要去看医生,并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使之达到能睡觉时好好睡觉。
在修行者来说,睡觉前会把自己放空、放松。可以先洗个热水澡,之后打坐,让身体肌肉舒缓松弛,脑子的运作步调也跟着慢下来,尽量什么都不要想。上床的时候,练习体验自己的呼吸,感觉每一次呼气、每一次吸气;如果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就可以从一到十,一进一出算一次,一直数到十。大半还不到十,就会睡着了。有人失眠就数羊,一只羊、两只羊……我建议不如数自己的呼吸;羊跑掉了,就回到自己的呼吸,把身体放松。
要改变睡觉姿势,也会对改善失眠有帮助。如果是短暂的休息,例如中午午睡,就仰睡;若是夜晚睡眠,就右侧睡,不会压迫到心脏,这样有助于睡眠质量。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是修行的态度,也是生活的态度。
现代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也重视起来,尤其是健康状况。而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单位的、情感的等等方面压力,使人们的情绪时好时坏,疲于奔命,它带给人们的是烦躁、急功近利、感官刺激、忧郁压抑、自我封闭乃至生命的夭折。而通过对佛文化的了解,会使人们获得快乐、又可以安逸、坦然、安详、健康。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养生而言,概括为《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如何获得五福是佛教养生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1.断绝妄执之心。就是说要色空,色空指物质现象和自性空,也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事物和现象,一切都在变化,是无常的。认为妄执之心是人生诸种烦恼的根源。
2.慈悲心。佛教认为,以众生之苦为苦,修无量功德,身体健康,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佛教思想能启沃善心,开发智慧,增进健康。另外还有一套独特的修炼方式——禅定修持。
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3种根本烦恼,称为“三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过有一些人是瞋恨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罢了。佛法能让其化解。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会把心中的瞋恨从身、口的行为中发作出来,无论是表现在言语或身体上,都是既伤己又伤人。通常我们会把瞋譬喻为火,又称为瞋火,是因为它像火一样会使我们失去清凉的智慧。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平心静气,就不会有瞋恨心了。可惜的是,要一直保持心灵的平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瞋恨的起因,一般认为是外在环境无法获得满足,或者不能让人顺心如意,而使人的内心产生冲突而生起瞋恨心。
但有时其实是自己内在的关系,例如他人并没有妨碍我们的工作,只是自己看别人不顺眼,莫名其妙地就生起气来。所以外在环境的原因,有时是个人自以为是,但并不一定是完全客观,也不一定外在真的有什么人事物让人瞋恨,即使自己已经气得半死了,他人也未必会知道。
另外,瞋恨不一定是对外的,有时是自己内在的烦恼,譬如有的人会恨自己的能力不足、福报不够;或恨自己不够聪明、努力不够等。虽然自己恨自己不会伤害别人,但是心中有恨意总是不好的,尤其当自己恨自己到了极点时,就会开始处罚自己,而对自己最大的处罚就是自杀。因为讨厌自己这么差劲,于是觉得实在是生不如死,不如死了算了。
由此可知,瞋恨会带给人非常大的祸患,一定要适时化解瞋心。化解的方式有两种:首先是观念的化解;其次是修行。观念的化解,需要仔细分析瞋恨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思考,瞋恨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影响?经过一番理性的分析之后,在观念上就会知道无论是恨人或是恨己,都无济于事,倒不如从改变自己、改善处境做起,这要比用恨或瞋的情绪面对问题要好得多了。如果不管怎样分析、解释,都化解不开瞋恨心时,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拜佛、念佛、读经或打坐,这些方法都能够化解瞋恨的情绪,帮助人透过修行消业。但是如果我们面对问题没有惭愧心和忏悔心的话,业还是不容易消解的。善知识的一句话,点破症结,也会云消雾散的。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修行方法,都是要我们学习慈悲,不仅对待众生要慈悲,对自己也是一样。对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那么容易动气、动情绪。而对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没理,都应该原谅他,就像我们也希望别人能谅解我们一样,要将心比心。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或是设身处地谅解他人,瞋恨心就会慢慢地减少了。因为众生不认识身心世界的因缘生灭,无常、无我的真相。心中充塞着无名、生起颠倒的错知错见。自我、自私,瞋恨贪婪,导致了我们身与心的迷惑,人与人的爱恨、人与人的乖离,内与外的相背。佛陀明确地告示我们,因缘的起灭,没有不变的真实自性,一切的身心世界只是如梦幻泡影般的虚幻。劝导我们,善诱我们,如实地观察,一旦我们照见法的实相时,内心的无知、无明降服了、迷惑解除了,心中的贪婪和瞋恨也放下了,心中将是万里无云的无染圣境,千江皆现清净月的慈悲和谐。就会努力做一个好人,就是:不要杀生,你会健康长寿;不要偷盗,你会丰衣足食;不要邪淫,你会家庭幸福;不要妄语,你会免遭陷害;不要嫉妒,你会得到尊重;不要嗔怒,你会心情快乐;不要贪欲,你会一生平安;总之,要多做善事,利乐众生。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接着老和尚吟诵道: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肃穆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世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老和尚接着说:学佛就是要修心,心好就有德性,做事就有分寸、尺度,行为就有约束力。
老和尚又吟诵道:
纸花木雕泥塑成,
献前真佛慎分明。
皈依不是他家事,
福德还从自己生。
万树花开因地暖,
千江月献为波清。
朝参暮拜常如此,
在处皆通极乐城。
(释宝和老和尚以一首谒语结束了每天近两个小时、长达半个月的访谈。)
地址:清原青云寺客堂电话:024-53061871值班电话:024-53061871
版权所有:清原青云寺辽ICP备12002042号技术支持:抚顺宏瑞科技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辽(2023)0000062辽公网安备210411020001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