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抚顺市清原县
电话:024-53061871
传真:024-53061871
邮箱:123456@qq.com
网址:www.qyqys.com

当前位置:首页>人生路菩萨行

清原结缘 建念佛堂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4/8 点击数: 1525 次

访谈时间:7月23日(农历六月二十三)星期六

来到寺院住持接待室,老和尚的侍者站在门口轻声地说:“师父在休息,昨天晚上一夜没有睡好。”也许是昨天的话题有些沉重,钩沉起老人辛酸往事,影响了老人的休息。今天是否还继续访谈,有些犹豫。不知所措时,老和尚走进来,笑着说:“是不是他们告诉你我没有睡好呀?这是常事,上了年纪了,睡点(觉)就够了。”老人坐下了说:“你的时间宝贵,我们开始吧。”“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还是休息一天吧?”我说。老和尚笑着说:“没事的,我身体还好。今年春天那阵子差些,上了年纪了。今天是什么问题呀?我们开始吧。”

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佛教事业百废待兴,而您在沈阳慈恩寺是大德高僧,信众多、佛事活动繁忙。可您为什么不顾年事已高,来到辽宁东部山区建念佛堂?

老和尚:佛法是知行合一的践履,是生命本质性的超越。它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生命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我们修行佛法,就是要以信仰为基石,以戒律为根本,以道风为示现,以报恩为风尚,树立最基本、最坚固的观念。内心对此要非常笃定,不能动摇,并且不断地熏习、思维、提策。“人不立志为圣贤佛祖,则富贵淫之,贫贱移之,威武屈之,遇得意欣然志满,遇失意纷然怨尤,求能自反自讼、自安自得者鲜矣!况随事自觉觉也哉?”就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1987年,我与清原结缘。当时,在沈阳工作的一位信众李大夫,为故去的父亲做法事,我受约请来到清原。沈阳解放前有个同和汽车厂,后改为保密厂,主要生产炮弹等军需用品。工厂的车间都在地下,因此很多工人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有的人就到清原找李大夫针灸治疗,效果明显。很快就在职工中传开,这个工厂每天来清原看病的有二三十人。那时路况不好,交通不便,出差费用支出很大,职工们向企业领导提出建议,把李大夫调来沈阳,一举两得。经过协商李大夫调保密厂当医生,家属也随之来到沈阳。因李大夫工作忙,父亲故去时他没在身边,心里很愧疚。他感念父亲一生辛劳,想为其父亲做佛事,经别人介绍找到我。那时我在沈阳的北市收购废旧电瓶,我说:“去清原行,可当天也回不来呀。”李大夫说:“没有问题,食宿都安排好了。”我就跟他来到车站,到清原已经是过午了,给他父亲立了牌位、念了经,就没有返回沈阳的车了,他让我住在他弟弟的家里。我告诉他:“出家人是不能住民宅的。”

那时,盖贤在齐齐哈尔皈依佛门的(盖贤当年是在家修行的居士),她会扎针、拔罐子等,就介绍到盖贤家。盖贤家楼下邻居有个空房,是一位做木材生意姓陈的房子,他女儿结婚了,房子空着,就安排我住在那。和尚走行、住不行,随便住是违法违规的。时间晚了没有车,走不了,清原又没有僧人合法的活动场所。盖贤和李大夫的弟弟到县民委通报,从沈阳请来一位僧人来清原做法事,需要暂住一宿的情况。

热心于佛教事业的信众,听说来了位僧人,就聚拢到我临时借助的房屋。我看到这里的民风淳朴,民众善良;听到因没有合法的场所,做佛事都要赶往沈阳、梅河口等地,很不方便;同时了解到清原历史上曾有一座寺院,后改建为学校了。我想,我们出家人,吃着十方的供养,就要真正为众生做事,要慈悲众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就要办实事,要落到实处。清原信众需要一个合法的组织和活动场所。世界上这么多庙宇供奉着佛菩萨的圣像,用的是世间最珍贵的金珠宝玉,得到的是最虔诚的顶礼供养,这就是佛菩萨功德的展现,说明佛法教诲深入人心,对人们内心有着广大深刻的影响力。而寺院更多的是发挥宗教方面的作用,净化人间、人心,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寺院首先是佛、法、僧三宝的完整体系;其次,是出家僧尼修行办道的场所;第三是信教群众参与宗教活动的场所。此外,在当今社会,寺院也应该是佛教界开展教育、慈善、对外交流、文化传播等活动的载体。如果仅仅把寺院当作出家人住宿生活的地方,那就未免简单化了。清原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人民笃信佛教,所以这里更需要建立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再说僧人来到这里,需要向民委(现在的民宗局)及相关部门打招呼,也有诸多的不便。我就向信众宣传党的宗教政策,以消除他们心中疑虑;介绍居士林是近、现代在家佛教徒修习佛法的场所和合法的佛教组织。中国自191811月在上海正式成立第一个佛教居士林以来,各地纷纷响应。解放后,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大多数居士林被关闭,再经“文革”的冲击,居士林便销声匿迹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些居士林开始活动,近年来居士林的数量增加很快,有些居士林在弘法利生事业中成绩斐然等,并向他们讲解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佛教中许多教义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通的,佛教根本原理是缘起论,诸法因缘而生。所谓“缘起”,就是互相依存,求同存异,用一个字表达就是“和”、佛教的“六和敬”,为世人所敬仰。今天人类精神的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加速,也需要“六和敬”精神,这就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佛教协会和寺院是传播佛教文化的窗口和联系信众的纽带,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只有坚持和弘扬佛教优良传统,才能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法不孤行,仗缘乃生。在我临时借住的房间里,热情很高的信众你一言我一语地谈到,看到其它地方佛教组织先后成立、佛教寺院相继恢复、各地佛教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同时看到清原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活动的有声有色、日趋活跃,而植根于中华沃土几千年的佛教事业在清原却没有活动道场和组织机构,佛教徒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处于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状况,不约而同地萌发了创立清原佛教协会、恢复古青云寺宗教活动场所的强烈愿望。

如何才能实现信众心中的愿望?我告诉他们必须取得县政府、民委及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他们就选派代表把要恢复青云寺的想法和愿望如实反映给县民委领导,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也认识到清原确实需要建立佛教组织与活动场所,这样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合法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以便掌握和了解佛教事业发展的情况。当时县民委王树林主任与我促膝交谈,探讨关于建寺院的相关事情。并问我:“如果清原建寺院,您老能否来承担这个重任?”我说:“建寺院是和尚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有缘的话,我可以来清原承担起建寺院的重任。”我回沈阳后,民委的领导认真负责积极行动,探索、申请建寺院的事情,走访、调查、统计全县有多少信佛的人,收集整理信众的名单、要求和意见,摸清了信众分布的情况,调查了解古青云寺的历史沿革,并写出了书面调查材料,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恢复青云寺宗教活动场所的申请。统计的结果,信众仅有30来人。当时就是笃信佛教的人也不敢承认自己的信仰,都心有余悸。人数不够,主管部门不允许成立佛教协会。又把我找来,我就给信众讲党的政策和当前的形势,鼓励他们坚定信念,亮出身份,加入佛教协会。这样增加到70来人,从抚顺又动员报名30 多人,成立了清原满族自治县佛教协会,成为合法的宗教组织。

县佛教协会成立之初,没有固定的地点和办公场所,原来的古刹青云寺被学校占了,只好申请建立一个念佛点。经县相关部门批准,在县邮局道东租了2间房,建立了临时的念佛点,我便常来清原。1989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踏查、筹集,用6万元(其中我化缘来2万元,其余的是信众筹集来的)买下了铁北道边的四间平房,维修改造后创建了青云寺念佛堂。念佛堂里中间供奉佛像,腾出一部分面积做佛经流通处,以方便广大信众购请佛经、佛像等;另一个房间住着盖贤、盖胜(我剃度的徒弟)、杨立青等。安装了电话、套院墙用了1万元。在这里除完成县民委下达的各项任务外,还要抽出时间聚集信众一起诵经念佛、修习佛法、学习佛教知识和国家的宗教方针、政策。既要努力提高信众的佛学水平,又要引导信众走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要求信众不但要做好一名佛教徒,还要当好一名公民。要发扬佛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清原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因念佛堂里没有我住的地方,民委为了我来去方便,就在念佛堂后边租了一个看果园的房子,弟子们给打扫了一下。那天我来到清原,盖胜给我下碗面条,吃了一口就到民委开会,研究有关建青云寺的事情,一直研究到晚上7点多钟。民委王树林主任到饭馆给我要了碗面,说是素面,我吃几口觉得不对味,就放下了。为了筹集款项,我又连夜赶车回沈阳。因为,事先已答应了一位信众的意愿,第二天一大早,要给一居士家做吉祥法事。

就有关复建青云寺的问题,为了孩子们就近读书,学校不能搬迁,我们也坚持不在原地址建寺院。1994年,佛教弟子在县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恢复古刹,重建青云寺”的提案,1995年经抚顺市人民政府批准“移地重建”。我参与、考察新建青云寺的选址,在有关寺院建设问题上,提出了建寺、造像要“经典有依据,历史有传承,应机有方便。”秉承“今日的精品,明日的文物”的思想。经过我们认真的踏查、选址,最后选择了二龙山宝珠峰下,现在寺院的位置。

建寺院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很艰辛的事业。共产党人是“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人一生孜孜不倦的读书、工作、开创事业,都是怀着一颗进取之心,追求事业有成。作为一个出家人更应该有所成就,因为出家人所追求的是超出世间一切福报的究竟胜利。“向上增进心,不但为修学佛法所基,即使世间圣贤大德亦本乎此。儒家谓‘在止于至善’,与夫使人希圣希贤,皆是使人向上。由人修积福德,禅定等资粮生天,亦唯向上,增进心。同时也为世间所摄耳。‘增上生者,谓得此增上生福报,唯有增上善缘方能获得。’”我们出家、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圣成贤。若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求进步,那怎么行?既然认准了这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不可遇到点困难就发生动摇。所以,发愿要为清原的众生复建寺院。放弃了小我,丢弃了得失。

建寺院需要的经费可不是小数目,为了筹集资金,我身体力行多做佛事。记得最多时一天做11个吉祥法事,从早晨忙到中午,人家给下碗挂面,下午还接着做,一直到晚上7点多钟。大部分是大姑子家做了、小姑子家做,邻里一看也接着请;这家孩子上学,那家孩子满月;还有的是夫妻不和、工作不顺、身体不好等,沈阳的八大区都走遍了,给多少钱都行,就是凭赏。那时,我五六天就来一次清原,化缘化来多少钱,就送来多少。为了众生,苦就是消业,哪一项都离不开佛的加持,离不开青云寺护法的加持。我的宗旨:守好自己的戒律,慈悲度一切众生,专款专用,绝对不可有任何疏忽。众生施舍的钱,哪怕只有一毛钱一块钱,也要用到实处,让人家真正种到福田,得到利益。

那时我唯一的心愿,倾尽余生也得建好青云寺,为清原信众创建净土专修道场,让古刹青云寺再度辉煌。

人只要树立坚定的生命宗旨,了解人生应该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的生命自然不容易被外在境界左右,这就是一种修行。如《灵峰宗论》说:“君子莫贵厚自期待也。诚念念自厚,则大行不加,穷居不损,有何功利不忘?”既然认准了这条路,就要一直走下去,不可遇到一点困难就发生动摇。世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认准目标不动摇,这样就会越走越辉煌。

地址:清原青云寺客堂电话:024-53061871值班电话:024-53061871

版权所有:清原青云寺辽ICP备12002042号技术支持:抚顺宏瑞科技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辽(2023)0000062辽公网安备210411020001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