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抚顺市清原县
电话:024-53061871
传真:024-53061871
邮箱:123456@qq.com
网址:www.qyqys.com

当前位置:首页>人生路菩萨行

宁静致远 众缘和合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4/8 点击数: 1340 次

宁静致远    众缘和合
—清原满族自治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原民宗局局长) 井元宽访谈录

访谈时间:2011年8月4日(农历七月初五)星期四
访谈地点:清原满族自治县总工会主席室
访谈内容:关于当年复建青云寺的情况。
被访谈人情况:井元宽,男、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满族、1960年9月16日出生;曾任县民委副主任、主任,民宗局局长,南口前镇党委书记,现任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下面是访谈记录。

问:在你任县民委主任、民宗局局长期间,为复建青云寺做出了一定贡献,寺院的功德碑上有你的名字。回顾建寺历程一定很有感慨吧?
答:谈不上什么贡献,只是做了自己工作份内的事,尽了应尽的义务。我是1989年调到县民委(民宗局的前身)工作的,具体分管宗教工作。当时我县佛教界遗留的历史问题,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历史原因,古刹“青云寺”在“文革”期间遭受到破坏;1980年拆毁,建清原镇第六小学(腰站小学)。根据中共中央(1982)19号文件、辽政发(1986)35号文件精神,即“文化大革命被占用的寺观,不论其是否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都应全部返还给佛道教管理使用。”当年,佛教信众在清原镇第六小学(原腰站小学)附近建立了一个念佛点,并多次向县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要求落实宗教政策,恢复古刹青云寺。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宗教信仰自由是党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一方面,要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坚决制止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切实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认真贯彻执行“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强化依法管理,积极做好对宗教的引导工作。宗教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谐宗教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通过充分尊重宗教界人士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在宗教团体、信教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及时发现宗教界的典型代表人物,广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使其在社会上有地位,引导和帮助宗教组织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援助、爱心慈善活动,引导宗教爱国人士为建设和谐清原做贡献是我们民宗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释宝和老和尚(以下简称:和师父),并在和师父的热心帮助下,清原县先于抚顺市成立了佛教协会,使佛教徒有了合法的组织。

问:耄耋老人发心修建青云寺,对此,你一定很有感触吧?
答:是的。和师父为人谦虚、明理、懂政策,在佛教界威望很高,他对清原的佛教事业很热心。概括地说,和师父惟超群拔俗,谦己虚心,忍苦捍劳,亲近知识。触处体会,以教印心,广大悠远,事理双倍,栖神净域,博古通今,深心无极。和师父在如何引导佛教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佛教活动场所形象的树立、佛教活动的规范有序;寺院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民主推动和谐宗教建设;以传统文化培育和谐宗教建设等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当时,和师父也很愿意与我沟通,有什么事情都主动地与我联系。使我对佛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对于人们的道德感、心理调适、矛盾化解具有教育、引导的作用。佛教音乐、寺院建筑对于人们陶冶情操、规范言行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坚定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依法支持佛教界挖掘和弘扬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因素,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作用。
1992年,县佛协会在铁北买下了四间房,其中,和师父出资2万元,这些钱都是他化缘来的;其它的钱是佛教信众自己筹集的,共计6万余元,创建了青云寺念佛堂,和师父为法人代表,我县佛教徒有了属于自己合法的活动场所。
1990年,组织上派我到中央民族学院学习;1995年,又下派到斗虎屯镇(现划归到清原镇)工作了一段时间;1997年,组织上安排我回到民宗局,任民委主任、民宗局局长。在我调离民宗部门的那段时间,也一直与和师父保持着联系。
1997年,任民宗局局长时,当再次来到青云寺,看到自1995年奠基的大雄宝殿,也是寺院的标志性建筑,历经两年的时间,仅在地基上立起了几根柱子,和师父很着急。我很理解和师父的心情。在县政协主席侯万义的带领下,想方设法调动社会各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支持青云寺的建设,无论是路的铺设、水电的建设,还是建寺院所需的物资等精心安排,逐项落实。
寺院建设必须由僧人承担重任,而和师父又坚持不做寺院的住持县领导为此事很着急,就多方请僧人来清原建寺院。那段时间,寺院住持更迭,也是影响寺院建设的重要因素。不久从沈阳请来了位僧人,说能够从美国、香港引进巨额资金;当时我们也正为短缺资金而发愁。这样,就由他做了青云寺的住持,承担寺院的一应工作。大约一年的时间,社会、僧众反响很不好。经过调查了解,这位僧人,在管理上有问题。我与他就此问题进行严肃而认真地交谈,问他:寺院一年的收入你是如何支出的?他语言唐突,回答不上来,感到问题严重。我们就组织了有公安、民委、政协、审计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建设中的青云寺的地上、地下建筑进行评估;这位僧人一看,我们动真格的了,就卷铺盖走人了。后来又来了位僧人,没有多长时间,也走了。
寺院不能没有住持,侯主席带领我们又到沈阳慈恩寺请和师父。沈阳的僧人、居士们都不同意年事已高的和师父回来。可和师父说:喀左那么穷的地方都有寺院,清原是满族的故乡,满族人笃信佛教,那里的百姓善良、坦诚、民风淳朴,我们应该去。老人以大局为重,以人民为重,真的是令人感动、敬佩的。有一句俗话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正因为清原人用真诚留住了和师父,才有了青云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师父是东北很有名望的大德高僧,僧名远扬,受人尊重。很多知名企业家慕名而来捐款助建,聚人气、聚财气。和师父历经二十个春秋的不懈努力,使青云寺的建筑成规模,单体建筑(大雄宝殿)巍峨壮观,是东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和师父在寺院建设模式、运作模式、寺院教育的模式,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运作,佛教文化事业的开展,以及寺院对外交往、调动社会资源为佛教道场真性的增上缘等,都作出了有意的探索和尝试。
2006年,南口前镇发现了一尊天然石佛,请和师父去了。当和师父看到这尊天然石佛,称其世间奇迹,“世界独一无二的佛山景观”,坐北朝南、神态逼真、法象庄严、比例匀称的释迦摩尼佛,对面即是一尊佛又是一座山的弥勒佛山在一条子午线上,和师父说:“山管人丁,水管财,清原是一块风水宝地呀。”
2007年春天,94岁的和师父亲自为金山石佛开光。开光的那天,灵光闪现,群蛇环绕。佛身显像的三面观音、弥勒佛等众神影像等,更增添了神秘色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神龙护法”、“大鹏金翅鸟”、“神龟赐寿”、“罗汉悟道”等,栩栩如生,神奇灵验,令人摄心动魄。金山石佛的开发建设与红河大峡谷漂流遥相呼应,为清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机,形成了观光农业生态游、天然氧吧森林游、民俗文化风情游、天然石佛启运游为一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与和师父相识20多年了,他常对我说:“树立坚定的生命宗旨,了解人生应该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的生命自然不容易被外在境界所左右,这就是一种修行。”个人理解他讲的就是自身修养的问题。和师父身体力行对我的教育、影响也是很深的。理解了一切佛法事业离开了慈悲心和愿力,都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耄耋之年的和师父矢志不移修建庙宇,不畏艰辛,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如此坚定的意志力完全靠的是慈悲心和愿力成就的。

问:能谈谈你对宗教工作的感悟吗?
答: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体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纵观古今中外,宗教都有扶危济困、利益人群、服务社会的鲜明特质。这种特质,体现着各宗教信仰和价值的精髓,倡导了济世行善的主张。如佛教主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主张“齐同慈爱、济世利人”;伊斯兰教主张“两世并重、两世吉庆”;基督教主张“作光作盐、荣主益人”,等等。这些体现宗教核心价值的思想,一旦外化为广大宗教徒具体的社会行为,就构成了宗教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服务社会是宗教不断顺应时代要求、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现代化的新时期新阶段,如何调适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如何发挥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如何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是摆在当代宗教面前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佛教起源于印度发扬于中国,历经2000多年的传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它融入了中国的文化生活和意识形态,佛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国宗教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不断迸发,宗教服务社会的领域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立意不断深化、实践不断丰富,积极作用不断彰显。他们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突出宗教和谐主题,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促进国家和平统一,服务世界和平发展等,彰显了宗教界的世界眼光和时代追求。和师父作为一代大德高僧,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弘法、建寺、安僧”为己任,淡泊世事,常以“看破、放下、自在”等偈语聊以自慰,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修行上。在佛法修行上,他将“如来禅”和“祖师禅”融会贯通,在深入禅法实践的基础上,倡导“生活禅”和“现代禅”,主张禅法与生活相适应、与现代相适应、与大众相适应。主张“禅净合修”的方法,即以禅起修,以净为归,禅净融合,心净土净。例如,他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解释深奥的佛学理论,“扫地扫地扫心地,不扫心地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间处处是净地。”使修学者导入佛法的正知正见,实现正信佛教。

问:你对释宝和老和尚的评价是什么?
答:和师父是位仁者。拥有大智慧,完美的人格魅力,感化世人;他是位乐善好施的人,和师父给社会给他人是一种大爱,用诚心和感情回馈社会、度化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循序渐进的劝导,使之从自我封闭中、痛苦中走出,树立信心和理想,战胜自我,战胜困难。他无私奉献人生,对他人怀着慈悲之心,普度众生,关注弱势群体,助学、扶贫、救灾、济困,给人带来平安、吉祥。他是位智者。他把佛教思想、文化与地区发展、世俗文化相结合,推动区域文化繁荣,促进经济的发展。他深刻领会党的宗教政策,把握人的心里,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他是位觉者。觉悟人生,感悟人生,超脱生老病死。79岁创建念佛堂、81岁建寺院、92岁建六和塔,历经20多个春秋,筹资近4千万元,建寺院1万多平方米,使寺院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引领信众摆脱苦痛,走上极乐世界。他说:“渐渐鸡皮鹤发,不觉行态龙钟。任你金玉满堂,难买衰残老病,总有千般快乐,无常终将到来。只有一条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一声佛号,万德洪名,法力无边。
他是位行者。亲力亲为,在建寺的起步阶段,可谓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和师父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无论是严寒酷暑,无论是雨雪风霜,为了建寺院,80多岁高龄的老人奔波辛劳。当年和师父住在东配房的一个不到7平米的小屋里,墙上都是霜,就用塑料布糊上一层,被子都是冰冷的;夏天闷热,让人透不过气来,可老人矢志不移。
他是位受人尊敬的长者。生活简朴,一应用具都是由沈阳化缘而来的,他主张生活能用就行不要奢侈,奢侈就是罪过。他为人谦虚,他把建寺的功劳归功于党的英明政策好、政府鼎力支持的好,社会各界援助的好,信众虔诚奉献的好。当有关部门推举他晋升方丈时,老人百般不同意,他把一切看得很淡,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与和师父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心灵得到净化,就会淡定人生,觉悟人生。
释宝和老和尚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以众为我、以舍为得、以和为贵、以敬为尊的品格,给人以信心、希望、方便和欢喜的大智慧,使人多一分修养,便多一分气质;多一分器量,便多一分人缘,为清原人民树立了一座“有功于世,有德于人”的不朽丰碑……

地址:清原青云寺客堂电话:024-53061871值班电话:024-53061871

版权所有:清原青云寺辽ICP备12002042号技术支持:抚顺宏瑞科技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辽(2023)0000062辽公网安备21041102000183号